深入推进市校合作,携手共绘农业科创新图卷
一是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市立项市校合作项目69项,围绕茶叶、畜禽、林竹、果蔬、中药材、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7个、示范基地面积2000余亩,研发新产品新品种11个,申报专利11项、取得专利13项,编制技术规程、管理手册17项,发表论文51篇。
二是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现代农业“5+3”产业,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各类产业专家、技术专家增至350名,引进新品种70余个、推广技术23项,同时,组建科技服务专家团队22个,深入县区开展调研并形成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和产业发展方案60份,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或产业咨询130余场次,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2024年15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其中农业科技成果获奖数全省第一。
三是搭建科创乡村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升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市校合作联合搭建了科创乡村智慧农业数字平台,开发了集推荐施肥、病虫防治、渔业养殖、灾害预警、智慧大脑和数字乡村六大板块的“智慧农业”应用系统,加载了新研发的土壤监测设备、气象监测设备、苗情监测设备、动物行为与健康检测设备、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6套,在雨城区陇西河农业园区、汉源县农业园区等地建立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凝练形成市校科技合作蓝皮书1份、农业科技服务创新模式1套,为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夯实基础,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