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科技力量赴白玉县开展科普赋能帮扶 探索“资源下沉+本土适配”长效新机制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科普赋能涉藏地区工作方案(2022-2025)》精神,在四川省科技厅的统筹部署下,雅安科学技术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5日,组建涉藏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甘孜州白玉县,成功开展了一场以“精准赋能”为核心的对口帮扶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输送了优质资源,更致力于激活当地科普教育的“造血”功能,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汉藏科普交流桥梁。帮扶活动聚焦白玉县实际需求,以三项核心任务为抓手,推动科普资源从“单向输送”向“双向共建”转型升级:

一、奠基未来:捐赠科创工作室,打造“永不落幕”的实践课堂

服务队向白玉县第三完全小学捐赠了功能齐全的科创工作室,并配齐乐高积木、科学实验套装、电子焊接、木工工具等教具。不仅补齐了该校科创活动的硬件短板,更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探索平台,让科学的种子在亲手实践中深深扎根。

二、赋能师资:共研双语科普资源,激发本土科普内生动力

活动特别组织了当地教师,对汉藏双语科普书籍《基于科技馆展品深度开发科学活动指南》进行研讨并提出宝贵建议。这一环节旨在倾听一线声音,使科普资源的开发更贴近涉藏地区的文化与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提升科普教育的适配性与生命力,为培养本土科普力量奠定基础。

三、点燃梦想:创新科普活动模式,拓宽科学教育新路径

在白玉县第三完全小学,服务队试讲了系列科普课程,并捐赠了12堂藏汉双语科学活动的完整实验材料。同时,精心设计的“科学家成长之旅”闯关活动,以12个趣味互动任务,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科学精神,有效拓宽了涉藏地区科学教育的形式与内涵。

本次活动的关键环节由雅安科学技术馆与白玉县科协以及学校共同完成,体现了多方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此次白玉之行,标志着科普帮扶从传统的“输血”模式向可持续的“造血”机制深化。通过“资源下沉”确保供给,通过“本土适配”确保成效,不仅为涉藏地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注入了持续动能,更为推动区域科普事业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