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与四川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核心需求,作为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建设、雨城区重点推动的关键科创基础设施项目“雅安市农产品微生物组学与食品新质加工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项目”,通过统筹协调、政策扶持、产业对接三维发力,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搭建起“科研-转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桥梁,为雨城区乃至雅安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根基。
一、强化统筹协调,搭建高效沟通桥梁
雨城区将“雅安市农产品微生物组学与食品新质加工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推进项目,通过“实地调研 + 多方会商”等方式,定期赴四川农业大学、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展一线走访,动态掌握建设进度,精准梳理实施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针对项目设计规划优化、施工进度统筹、资金使用规范监管等关键环节,主动组织各方召开专题协调会,深入研讨解决方案、明确推进时序,高效破解协作堵点与实施难题,确保项目各参与方信息互通、联动顺畅。
二、精准政策扶持,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深入研究国家、省、市相关科技专项债及产业政策,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精准对接政策资源。一方面,协助四川农业大学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积极落实雨城区本地产业扶持政策,对项目在设备购置、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补贴和奖励。同时,雨城区积极协调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让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建设。
三、聚焦产业对接,拓展项目发展空间
围绕实验室项目,主动搭建“产学研用”对接桥梁,主动牵头组织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精准合作,明确技术需求与研发方向,加速实验室的微生物组学研究、食品新质加工等成果向本地企业落地转化。例如,引导雅竹食品与川农实验室就竹笋保鲜技术展开合作,帮助企业解决了竹笋易变质、保质期短的问题,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力,实现了实验室建设与本地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雨城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