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跟国家发展的战略步伐,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精心策划并实施“1+11”策略,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推动名山区域经济向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迈进,点燃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强劲动力。
一、“1”为核心引领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区科技局充分发挥自身核心引领作用的巨大效能,将各项科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通过锚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创新平台增效扩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11”为多元支撑
(一)党建工作引领,凝聚科技“向心力”
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将党建元素融入科技工作各个环节,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讨。召开会议集中学习1次、局党组书记讲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1次、参加专题培训7人次、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1次、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研文章1篇。
(二)科技项目筑基,搭建项目“蓄水池”
聚焦低空经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四大产业方向,精心策划、科学布局,大力培育实施一批补链、强链、扩链项目。实施省、市、区三级项目23个,兑现各级科技项目资金259.8万元,同比增长83.3%;申报省级项目5个、市校合作项目8个、区校合作项目5个,立项同比增长167%;征集大数据、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项目16个,川吉合作项目2个,AI智能项目1个。
(三)创新主体培育,打造科技“领跑者”
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选择新航科技、赢信汇通、金黄河等骨干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积极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示范带动中小微企业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实现登临企业零突破。21家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网审。
(四)平台建设互联,构建科技“立交桥”
布局科技创新梯次矩阵,积极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搭台、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建设产学研用平台,释放科技转化动能。加强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跃华茶业成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跃华茶业实训基地、茅河镇茶种业乡土人才研究所和蒙顶山茶产业学院茶旅融合基地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茅河镇香水村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星创天地”。
(五)研发投入驱动,提升企业“硬实力”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的科技投入体系,深化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研发动力,扩大规模以上工企业研发投入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联合财政局、统计局出台《雅安市名山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暂行办法》,以政策红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2023年规上企业上报研发投入3.21亿元,较去年增长55.07%,投入强度达2.38%,排名全市第一。
(六)科技金融赋能,筑造科技“加速器”
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聚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推动政银企相互赋能、同向发力,优化资金供给,实现金融资源与科技需求的有效对接。联合银行开展“科技金融园区行”,现场宣讲科技金融政策,推广“天府科创贷”等金融产品,把金融产品服务送达企业。金黄河、大黄河2家企业获批“天府科创贷”贷款,为科技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七)企业转型升级,焕发企业“新活力”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向企业集聚,通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和绿色转型等措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茶叶加工、塑料制品等现有传统重点企业加快整合产业链关键核心资源,不断做强做大做优。指导跃华茶业、金华藏茶等茶企开展茶衍生产品研发及市场化应用,新研发金花藏茶精华、九钱植物饮料、蒙公子等茶叶衍生产品,创造经济效益达2亿元以上。
(八)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经济“新增长”
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科研创新为基础、以成果转化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政策支持与激励为保障的创新体系。推广中建西南院光子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科研转化模式,实施《装配式钢构件精准加工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高性能PVC钢丝螺旋增强软管创新生产工艺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两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创新动力。
(九)科技人才强基,汇聚科技“智囊团”
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创新合作,常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柔性化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或合同研究。深化创新创业大赛,坚持“以赛为媒”引才聚才,加速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举办科技特派员座谈会等高端人才活动20余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开展茶叶、蔬菜种植养护等培训8次,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才500余人次。
(十)科创环境优化,打造科技“新生态”
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创新生态。充分借助名山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加大同成渝地区、涉藏地区、经开区等周边区域的协同配合,依托周边地区现有成熟产业体系补链、延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集群。增强了赢信汇通、启田铸造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成渝地区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配套能力,强化了西南铜业、伟裕铝业等有色金属材料企业同中部地区在铜线、铜板、铝型材等材料的配套协作。
(十一)科技政策导航,引领创新“新方向”
不断健全同现代化产业系统相匹配的政策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根据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贯彻落实涵盖了创新型企业培育、载体平台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等多个方面的科技支持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导航。科技政策引领下,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全面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区科技局将持续实施“1+11”策略,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项目组织、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