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分钟!雨城藏茶服务驿站里的 “高效速度” 与 “暖心温度”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近日,在位于雅安茶厂的雨城区藏茶企业服务驿站里,千年藏茶的醇厚香气弥漫四周,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被送到这里,尚带着油墨的温度。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刘泽楠和许杰望着执照上“四川雅安金露茗藏藏茶有限公司”这行字,眼中熠熠生辉,思绪不由飘远。回国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与藏茶结缘,刚一接触便被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回国后,这份茶香成了指引,他们循着香气一路探寻,最终将目光定格在雨城区。

“在这里,我们发现雨城区的藏茶有着独树一帜的魅力,所以打心眼儿里喜欢。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从采摘到渥堆发酵,每一道工艺都凝聚着茶人的匠心与智慧,是时光沉淀下来的味觉瑰宝;而且其醇厚温润的口感、独特的陈香,以及背后深厚的藏茶文化,都让我深深着迷。看茶师们娴熟地翻搅茶堆,听着关于藏茶与茶马古道的古老故事,我愈发觉得,雨城区的藏茶是如此有特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潜力,这份喜爱真是难以言表。”刘泽楠说道。

于是,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要在这里投资兴业,让雨城区的藏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如今,手中的营业执照仿佛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刘泽楠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川西小城,用藏茶的独特韵味和满满的诚意,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驿站里的“茶缘”:从万里之外到一步到位

“原本以为要带着材料在各个部门间转圈圈,没想到你们把办公桌搬到了藏茶服务驿站里。”刘泽楠和许杰望着驿站里各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语气里满是感慨。这两位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年轻人,行李箱里还装着关于茶马古道的文献,心里揣着将藏茶推向国际市场的执念。当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雨城区行政审批局说出想法时,等来的不是冰冷的流程清单,而是一场“带着茶香的服务”。

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程娇和同事拿着笔记本电脑和相关资料走进藏茶服务驿站时,刘泽楠正对着公司章程发愁,海外留学归来的他们在国内似乎“水土不服”。“别急,我们帮您捋。”胡静珲翻开《雨城区“藏茶一件事”办事指南》和《雨城区藏茶产业链高频服务事项清单》,从企业设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申办到医保社保参保等,逐一为他们进行讲解。更让他们意外的是,驿站里早已集齐了“智囊团”,区行政审批局和区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拿着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发票申领指南等着讲解和办理,银行工作人员捧着开户流程表随时答疑。这就像一场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茶会”,只是茶桌上摆的不是茶具,而是让梦想落地的全部手续。 

“您看,这样填写更规范。”“关于公司章程的条款,我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合规要点,比如股东权利义务、议事规则这些,您可以参考着完善,有不清楚的地方咱们再详细沟通。”“社保和医保系统已经同步了企业信息。”…… 当崭新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备案表包括刻章等手续在两小时内陆续递到手中时,刘泽楠想起在伦敦办理手续的经历,光是预约就得等上三周。“这不仅仅是‘中国速度’,更是‘雨城温度’啊。”他正感慨着,口袋里的手机轻轻震动起来,最后一条业务办结的确认短信带着时间弹出:从提交材料到全部办妥,正好 118 分钟。这一刻,他心里那股踏实的暖意,愈发真切了。 

全链条的“茶香”:从一片叶子到一个产业

藏茶服务驿站的暖,不止于“快”。当两位创业者提出想开发藏茶文创产品、对接跨境电商时,藏茶服务驿站站长杨正杰立刻拨通了区农业农村局的电话。半小时后,带着《雨城区藏茶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的工作人员就出现在驿站里:“这是我们梳理的种植技术专家名单,这是农残检测绿色通道的联系方式,这是明年一些茶博会的参展申请表 ,您要的跨境电商备案,我们已经帮您对接了海关相关窗口。”

清单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却像一幅藏茶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清明上河图”。从茶园里的种植技术指导,到劳动用工服务;从惠企政策咨询,到商业纠纷涉法指导;甚至连仓储物流服务、藏茶文化宣传、融资贷款需求都有清晰的办理指南和资料。“原来我们想的是‘卖茶叶’,你们帮我们想的是‘做产业’。”刘泽楠指着藏茶产业链服务事项目录上的一条条内容,他们忽然明白,这里的服务,早已跳出了办证盖章的范畴,成了滋养产业的“春雨”。

在雨城,这样的“春雨”从不吝啬。就在四川雅安金露茗藏藏茶有限公司成立的第二天,区行政审批局的企业服务专员便联合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走进了茶厂。“针对藏茶产品的推广,我们结合当下市场趋势和本地特色,梳理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案,线上可以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扩大影响力,线下则能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对接经销商等方式拓宽销路。”工作人员一边展示着整理好的推广策略和资源清单,一边耐心地为企业负责人讲解着每一步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专业的建议混着务实的规划,不久便可能让藏茶在更广阔的市场里绽放新的光彩。而这,正是雨城区行政审批局“1+1+2”服务模式的日常 ——1个驿站扎根产业一线,1 名站长统筹协调,2名专员跟进全流程,让企业从注册到成长,始终有人“陪跑”。

“雨城区行政审批局围绕藏茶产业种植采摘、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上中下游各环节,构建全产业链‘套餐式’服务体系,整合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服务资源,梳理推出全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建立政策类、项目类、知识产权、金融类、开放服务类等三方服务机构清单,为企业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和培训、用工资源储备、安全生产培训、绿色食品监督检查、农残检测、品牌推广等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区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千年茶脉的“新生”:从茶马古道到世界舞台

雨城的藏茶,本就刻着“开放”的基因。千年前,马帮踩着雪山峡谷的碎石路,将藏茶从这里运往雪域;如今,政务服务的“隐形桥梁”,正让这片叶子飞向更远的地方。

在“藏茶一件事”服务专窗,工作人员程娇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轻快敲击。她仔细核对完四川雅安金露茗藏藏茶有限公司的企业信息后,精准地将这些资料推送相关部门,根据企业需求,为该企业在藏茶产品策划、销售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藏茶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

这背后,是雨城为藏茶产业织就的“服务网络”。在茶园里,有无人机植保的技术专员指导采摘;在车间里,有标准化专家盯着生产流程;在展会现场,有政府工作人员帮着搭建“雨城藏茶”特装展台;甚至在拉萨的商超里,也有雨城与当地协作开设的藏茶专柜。从一片茶叶的种植,到一杯茶汤的全球旅行,每个环节都有“暖服务”的身影。

“以前觉得‘营商环境’是个抽象的词,现在才懂,它就是有人帮你把‘不可能’变成‘马上办’。”刘泽楠和许杰站在雅安茶厂的老茶仓前,看着工人们将新茶压制成传统茶砖,茶香穿过百年茶仓的木梁,仿佛与千年前马帮的铜铃声交叠。这条曾用脚步丈量的万里归途,如今正借着政务服务的“翅膀”,变成藏茶飞向世界的“一站启航”之路。

在川藏经济协作的时代脉络中,雨城藏茶正以千年底蕴为根基,焕发着新时代的蓬勃生机。雨城区将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深深镌刻进产业振兴的答卷里。从“藏茶一件事”的服务集成,到增值化措施的精准滴灌,51项藏茶产业高频服务事项清单、48件高效办结的民生实事,丈量着政策落实的精度;从对四川雅安金露茗藏藏茶有限公司成长的细致陪伴,到对接科研院所藏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前瞻布局,政企携手同行的剪影中,始终流淌着服务为民的温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