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污处理科技创新助推生猪养殖发展
8月10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雅安市科技局局长王锐、副局长陈亚、雨城区科技局局长李华等一行到民兴生猪养殖场检查验收《雅安市规模猪场猪舍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及利用技术与示范》项目。验收组成员在项目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白林教授以及民兴养殖场场长罗由春的陪同下,首先对照项目任务书对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接下来在养殖场办公室,白林教授就项目完成情况向验收组作了总结汇报。
本项目通过在民兴养殖场建设自动化喷雾消毒室和进场车辆消毒池,有效控制了病源进入养殖场;引进猪粪通过预处理后养殖蚯蚓的新技术示范应用,将猪粪变废为宝,不仅所养殖的蚯蚓可作为商品出售,猪粪也变成极具价值的有机肥;在国内首次自行设计“集水池+平面水流湿地系统+格栅+垂直流湿地复合系统”直接处理沼液,占地面积的不大,土建成本比多数污水处理系统低,基本不需要运行费用,经该人工湿地处理过的沼液可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且种植的湿地植物如美人蕉、马蹄莲、姜花等均是良好的花卉植物,在处理污水污染物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检查组高度评价了项目的创新性,指出项目在发展养殖的同时高度重视了环境的保护,所采用的新技术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白林教授和罗场长也表示,将继续加强在技术上的合作,力争把民兴养殖场建成雨城区乃至全市标准化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典范。
本项目通过在民兴养殖场建设自动化喷雾消毒室和进场车辆消毒池,有效控制了病源进入养殖场;引进猪粪通过预处理后养殖蚯蚓的新技术示范应用,将猪粪变废为宝,不仅所养殖的蚯蚓可作为商品出售,猪粪也变成极具价值的有机肥;在国内首次自行设计“集水池+平面水流湿地系统+格栅+垂直流湿地复合系统”直接处理沼液,占地面积的不大,土建成本比多数污水处理系统低,基本不需要运行费用,经该人工湿地处理过的沼液可达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且种植的湿地植物如美人蕉、马蹄莲、姜花等均是良好的花卉植物,在处理污水污染物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
检查组高度评价了项目的创新性,指出项目在发展养殖的同时高度重视了环境的保护,所采用的新技术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白林教授和罗场长也表示,将继续加强在技术上的合作,力争把民兴养殖场建成雨城区乃至全市标准化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