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雅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履职尽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及时调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亲自担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雅安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成员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组对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依法履职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重点工作。

(二)带头学法用法,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局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全年组织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安全生产、保密工作、档案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以及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的能力。利用党组会、办公会等全年组织开展会前学法10余次,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等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20余个。组织开展法律讲座1次,积极参加各类法治培训,不断提升自身法治素养。

(三)自觉接受监督,坚持依法决策办事。认真做好年度述法工作,主动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的监督,将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把学法成果转化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组议事规则,坚持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决策集体研究,充分听取班子成员和法律顾问意见,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依法。2024年,我局无任何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形发生。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在规范行政行为上打好组合拳。一是健全依法决策程序。贯彻《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雅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等文件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帐图模式”,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将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的前置程序,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二是依法推进政务全面公开。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监督情况统计和公示备案等工作,将2024年的行政许可信息情况全面准确录入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并在单位门户网站进行公示,按要求进行备案,确保执法情况公开透明。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给企业提供更方便、更快速的服务方式。2024年度,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2件。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及时对我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对已过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文件进行清理,全面清理出本单位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2件,有效提高了我局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水平。

(二)在全面依法履职上答好发展卷。一是法治建设护航科技攻关。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市30家规上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协同攻关,投入资金3200余万元;2023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1.9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1.18%,投入强度居全省第7。指导四川三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成立雅安科技创新服务协会,串联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多方面科技服务工作。全市2家企业申报瞪羚企业,40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856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4.93亿元,同比增长123%。新认定省级星创空间1家、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法治建设惠及科技企业。落实“科五条”奖补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平台给予奖补资金980万元;成功帮助1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天府科创贷”贷款资金6800万元;助力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1000万元贷款融资担保;12家科技型企业成功入选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贷款项目备选库;实施“人才飞地”试点示范,支持建安工业等重点企业在成渝等地建设研发中心。三是法治建设助力惠民利民。重组“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团,联合组建8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到209人,选聘川农大专家教授、硕博研究生等专家人才400余人,为全市30个重点乡镇把脉问诊。加强科普宣传,开展科普“六进”、科普涉藏等活动250余场,开展农技培训宣传200余次,推广新技术20余项、新品种18个,惠及群众20万余人次。

(三)在普法宣传教育上挂出作战图。一是制定普法工作计划。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明确普法主要内容和普法形式,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尊法守法意识。二是组织普法宣传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原则,以“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为契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科技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切实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依托科技活动周、法治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载体,深化科技法律的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社会环境。三是开展普法特色科普活动。充分发挥雅安科技馆的科普阵地作用,线上利用公众号、微博等积极开展法律知识宣传,线下开展“我是小法官”夏令营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24小时自助法院、法庭,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法律知识教育,体验庭审全过程,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兴趣,也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审判的庄严以及法官、检察官、律师职业的魅力。四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利用“学习强国”“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等载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水平。

(四)在党务政务公开上自觉接受监督。一是主动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024年,我局收到人大代表建议会办件2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办件3件、会办7件,已按时办理完毕,办理满意率100%。二是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做好“雅安市科学技术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24年在市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和公众号公开各类信息500余条,及时回复领导信箱10条,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预决算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思维和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干部职工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深入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日常工作中业务任务较重,对法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

(二)法治建设学习方式形式单一。在学习中较多地传达学习文件精神、规章制度等,对内容理解不够深入,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效果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意识,工作繁忙也导致选择简单快捷的集中传达学习方式。

(三)普法宣传效果需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方式较为传统,创新不足,对一些新兴媒体和平台的运用不够充分,不能较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学法需求,普法内容还有较大拓展空间。主要原因是创新意识不足,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措施不多。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强化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履行好局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我局职能职责研究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重点任务,积极配合做好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相关工作。

(二)深化法治意识培养。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学习计划,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解读、深入细致地进行学习,切实增强全体干部的法治意识,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发挥雅安科技馆科普宣传职能,在深入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公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升法律素养。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制作发布生动有趣的法治宣传作品,提高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或工作建议

无。

 

 

 

 

 

 

 

 

 

 

 

 


微信